2008年8月19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救生员”救起一批“落水”少年
本报记者 陈锦 通讯员 胡国华

  一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“问题少年”,如果不加以引导与帮教,很容易再次犯错。而在奉化,这一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变,因为该市组建了一支对“问题少年”进行帮教的关爱工作团。据悉,截至目前,他们共帮教了345名“问题少年”,其中有325名思想稳定、走上正途。
  前几年,奉化市未成年违法犯罪人数呈现上升趋势,而他们性格不成熟、叛逆等特点,成了帮教工作的难点,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思考。为此,在奉化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菊月的倡议下,成立了一支由该市公检法司等部门12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关爱工作团。在此基础上,各乡镇、街道也纷纷组建了关爱工作团。
  这些工作团成员走村入户,与“问题少年”结对帮教。
  “关爱团的老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坚持用爱心和恒心去感化、帮助‘问题少年’。”奉化市委政法委综治办主任胡国华介绍说。
  葛某就是在他们的帮助下转化为“阳光少年”的。未满18周岁的葛某曾因盗窃被判处拘役6个月,缓刑1年。去年5月30日,关爱团成员杨明革、袁利宽、张维苗来到葛某家中,与葛某结对帮教。
  “当时,我们向其说明来意后,坐在沙发上的葛某一言不发,似乎对我们并不欢迎。”杨明革说。后来,3位老干部分别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,葛某的神情才渐渐松弛,话匣子也打开了。聊着聊着,小葛不仅越听越认真,还不时把一些碰到的难题和困惑事讲出来,求教于3位爷爷。过了几天,3位老干部把葛某的父母约来交谈,希望他们能够多关心葛某。以后,3位老干部常常来到葛某家中,找葛某谈心。
  目前,在3位老干部的帮助下,葛某已随父母到某公司的电脑室上班,并报考了电大,他的生活已完全进入正途。“如果没有3位老干部的热心帮助,我们真不知道怎样管教好儿子。”葛某的父母对此十分感激。
  “目前,我们关爱工作团的成员已发展到130余名。”奉化市关工委关爱工作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关爱工作团成员的努力下,大部分“问题少年”已经重返校园、进厂上班、开店立业,或提前解除了毒瘾等,前景喜人。